(二)沈心工和他的乐歌
沈心工(1870—1947),早年留学日本,是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科书的作者之一,他1904年就开始编辑出版了他的第一集“学校唱歌集”,日后编辑不断,出了“民国唱歌集”、“心工歌唱”等十多集乐歌,当时许多流行的乐歌都是从他编辑唱集中传歌开来的。影响很大,这些歌集也是最早出版近代音乐教科书。沈心工作曲的乐歌中,以杨度作词的“黄河”一曲影响较大,同音反复和附点的节奏,使乐曲坚定豪迈,节奏上前紧后松,音域上扬,情绪激昂。黄自对此曲评价道:“这个调子非常的雄沉慷慨,恰切歌词的精神。国人自制学校歌曲有此气魄,实不多见。”
沈心工填词的乐歌。词意浅而不俗,意味深长。特别适宜儿童演唱,琅琅上口,率真自然。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用瓦格纳的“婚礼进行曲”曲调填词的“竹马”。以及采用英国乡村舞蹈音乐曲调填词的“铁匠”,这种音乐由对称的八小节乐段构成,配合男女两队轮番换位的舞蹈动作。在这首乐歌中,开始处的间断、跳跃性的音型,象征着“叮当”的榔头声。
沈心工一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,他选配乐歌,编印教材,钻研教授法。开创了我国早期的音乐教育,为我国早期音乐教育积累了经验,他的乐歌创作和音乐教育活动,哺育了二十世纪的一代青少年。沈心工用来填词的外来乐曲,选用的一般是一种五声大调式,也就是只用1,2,3,5,6而不用4,7,这在早期乐歌中比较常见。乐曲简单朴实,易于上口如“男儿第一志气高”、“春游”、“雪地行军”等都是选用这种五声调式。沈心工所作乐歌,贴切儿童的嬉戏游玩的心情,如“黄鹤歌”歌咏名胜古迹。“光福之柏”描述苏州司徒庙四棵古柏树的“清、奇、古、怪”。“采莲”描述苏州荷花荡风景等等。黄鹤歌自配和声,因歌词感叹“黄鹤依旧,时不我与”,适宜于成人演唱。沈心工填词的其他歌有“光福之柏”。这首歌原曲调是美国作曲家路米斯所作,他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学生。清末明初的学堂乐歌,也有许多用外国民歌的曲调填词。“苏格兰蓝钤花”是一首英国民歌,这首民歌最初由一位爱尔兰女演员演唱,后流行欧洲各国。到了中国,产生了许多填词乐歌,如“家庭之乐”、“亲恩”、“海战”等,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沈心工的“许别”了,这首歌也称为“杨柳绿依依”。沈心工的另一部得力之作是“孤儿院”。“孤儿院”是依据“可爱的家”曲调填词。“可爱的家”曲作者,在我国出版的“外国歌曲201首”写得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。其实,应该是英国作曲家毕晓普。关于“可爱的家”这首歌的真正版权,历史上还出现过毕晓谱与意大利作曲家唐尼采蒂的一场官司,毕晓普状告唐尼采蒂侵犯他的版权,最后确认了毕晓普的著作权。这首歌曲1,3,5,7名都从弱拍起,2,4,6,8句为从第三拍开始。在沈心工的“孤儿院”之后,沈秉廉也作了一首填词乐歌,名为“甜美的家”,处理与“孤儿院”相同。“孤儿院”表达了孤儿对孤儿院的感激之情。“甜美的家”唱出了孩童的幸福的家庭生活。